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明确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给景区调价设置时间年限。查阅近些年一些涨价景区的听证会相关公告和记录发现,不少景区未能公开其成本和涨价理由;有的听证会公告中,参与人对门票价格持续上涨的意见“零涉及”。
2007年,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明确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给景区调价设置时间年限。“禁涨令”实行以来,每隔3年,一些旅游景区就迫不及待地准备涨价。8年间,景区门票价格屡屡突破新高,许多景区门票动辄数百元。
2016年又到了景区门票“解禁年”。近日,北青报《生活时代》记者看出,很多景区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萌动,谋求门票再涨价。从今年下半年起,上海已有多家景区进行了调价,门票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上涨。上海欢乐谷7月1日起将全价门票从之前200元上涨至230元。
今年11月1日起,上海海洋水族馆成人票也将从160元上涨至190元,儿童票从110元涨至125元。12月8日起,上海野生动物园成人票将从130元涨至160元,学生票从65元涨至80元。明年3月1日起,东方明珠电视塔门票也将上涨20元,“太空舱+上球体+下球体+陈列馆”联票从220元调至240元,“上球体+下球体+陈列馆”联票从160元调至180元。
而景区涨价也各有原因,东方明珠景区在公告中解释为,是由于“将在下球体78米层面新建多维沉浸式环幕影院项目,全新展现未来上海主题。”上海野生动物园则表示,全国15家人造5A级景区平均票价为204.6元,调价是在考虑运营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超过50%的因素。
今年5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5A级景区门票价格分析与国际比较(2015)》报告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186家5A级景区的门票平均价格已达112元。
此番涨价也并非上海一地。调查发现,湖北、浙江、广西、福建等省的多家景区均已迈开涨价步伐,涨价原因无外乎成本压力、新建项目等。但从部分公布门票业务的上市公司数据看,类似杭州宋城、峨眉山等景区毛利率都达40%以上,相当可观。此外,之前莫高窟将新建项目门票直接打包进整个景区门票的做法,让我们消费者毫无选择余地,颇受诟病,最终取缔。
丰厚的门票收入去了哪里?曾有统计显示,部分景区门票收入用于景区保护管理和必要的环境补偿部分的占比还不到40%,一些企业、政府抽成,甚至宣传费用都成为门票要负担的内容之一。
再加上国内景区收入来源单一,过分依赖“门票经济”,旅游业专家这样认为,这使得国内一些景区动辄上百元,远高于国际一般门票价格占人均收入不超过1%的比例。“景区涨价只要合理合法,可完全,公共资源的景点也可以涨价,但关键是信息要透明。”专家这样认为,“景区成本、门票用途都应该公布,同时要有独立第三方审计。只要能做到透明,消费者不会不理解。”
一直以来,高门票价格是制约我国旅游经济发展升级的重要“瓶颈”之一。虽然国家发改委下发通知,明确规定“旅游景区门票价格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给景区调价设置时间年限。但是,抑制景区涨价冲动喊了多少年,但是“你喊你的”,景区票价仍是“我涨我的”;或者三年不涨,三年后就报复性猛涨,导致景区票价慢慢的升高,游客更吃不消。
客观来讲,一些景区受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企业收回投资压力大等因素影响,或出于扩建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的考虑,提高门票价格,本无可厚非。而公众对景区门票涨价的质疑集中在“涨得不明不白”。
查阅近些年一些涨价景区的听证会相关公告和记录发现,不少景区未能公开其成本和涨价理由;有的听证会公告中,参与人对门票价格持续上涨的意见“零涉及”。
国内景区大多依赖自然禀赋或历史遗存,为公共资源型景区,具有公共属性。然而,很多被地方政府以“管委会”的方式直接管理,对景区票价拥有主导权,想涨就涨、竞相涨价,客观上有违公益本质。
旅游业是无污染的服务业,对地方经济发展发挥更大拉动作用前景可期。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部署改革创新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工作,明白准确地提出要深化景区门票价格改革,调整完善价格机制,规范价格行为,对此地方要执行到位,切实管住涨价之风。
面对当前一些景区的涨价冲动,监管部门和地方应切实担起责任。一方面,应引入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对不合理收费和涨价严格规范,力求做到理由充分、程序透明、公平公正、公众信服;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需转变思维,变“小旅游”为“大旅游”,破除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形成旅游产业链条传导效应,科学发挥旅游对经济的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