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访问杏彩网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专注带压施工 工业设备修复 带压开孔 带压封堵 带压堵漏
全国咨询热线:18920585015
您的位置: 首页 > 客户案例
客户案例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杏彩网
地址:天津市河东区晨景大厦12层
联系人:高经理
电话:18920585015
手机:18920585015

客户案例

北京城市副中心两大交通项目争艳

时间:2024-04-25 13:50:22 来源:客户案例 点击:186次

  行”北京主题采访活动7月11日来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及东六环入地项目进行采访。北京商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截至2023年7月5日,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完成全部工程土方量85%,完成结构施工65%;东六环入地项目总体形象进度累计完成约72%;其中桥梁工程累计完成75%,路基段完成75%,两大项目均在高效建设中。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以下简称“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标志性工程。

  据了解,副中心站枢纽一体化实施范围约61公顷,地下建筑规模约128万平方米,地上规划建筑规模约139万平方米,呈现出“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的总体格局。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按照“一体化规划、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和一体化运营”原则推进实施,于2019年11月30日开工,预计2024年12月底完成结构施工,2025年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建成后将是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

  目前,副中心站枢纽工程正在全面高效高质量建设中,2023年6月25日工程主站房核心西区率先完成结构封顶,开始转入设施安装、二次结构、装修工程和“京帆”屋盖建设施工;其他区域按计划全方面进入施工建设的攻坚阶段。截至2023年7月5日,副中心站枢纽工程完成全部工程土方量85%,完成结构施工65%;截至2023年7月7日,自开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8亿元(其中建安投资约124.4亿元),占项目可研批复投资估算318.18亿元的43.62%。

  北京商报记者在项目现场看到,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工程指挥部内放置着一个沙盘,直观地呈现出了副中心站“地下枢纽地上城、上下高度融合”的总体格局。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枢纽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登科在回答北京商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沙盘上每个楼座的功能其实都是定好的,其中包含了酒店、金融、商业、公寓等多种功能板块。“这一栋最高的是办公楼,规划的高度为260米。”张登科表示,“未来我们也会比较严格地按照沙盘来建设,因为260米的高楼,地下柱子就得粗一点、长一点,旁边的集中商业那一块地上只有5、6层,地下桩基础就没那么强,现在地下的地下室已经按照地上的荷载布局都做完了。”

  据张登科介绍,地上结构未来就是沙盘的样子,“外立面可能会变化,但楼座的位置、高度和‘胖瘦’基本上没什么变化”。此外,关于这栋办公楼的基础结构进程,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目前,办公楼所在位置的“坑”已经“基本上挖完了”,且“挖坑跟基本的建设是同步进行”。

  除了副中心站枢纽工程以外,北京城市副中心还有另一个需要我们来关注的重点工程——北京东六环路改造工程。

  据了解,北六环路改造工程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打造缝合城市功能的创新发展轴、有效织补城市空间、解决高速公路分割城市问题”的标志性工程。工程南起京哈高速立交,北至潞苑北大街,路线.4米,采用分离式双洞布置,每洞布置3条车道,分为三层,上层为排烟通道、中间层为行车通道、下层为疏散救援通道。最深处位于地下75米,是北京市埋深最大的地下隧道。

  “整个隧道具有‘长、大、深’三个特点,即盾构一次连续掘进最长距离达4770米,是全国大盾构连续掘进最长的隧道之一;隧道设计断面直径达15.4米,在国内城市公路盾构隧道领域尚属最大;隧道最深埋深约75米,最高水头达65米。同时还穿越京哈铁路、副中心枢纽站、地铁6号线处。”据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负责人何剑光介绍,超大直径、超长距离、超深埋深等敏感复杂环境下,对盾构机的可靠性及工程适应性要求非常高。

  难点之中,“基建狂魔”却做出了“亮点”。据了解,首发集团联合中交隧道工程局、中交天和结合项目工程环境、施工特点,量身定制了大国重器——超大直径盾构机“运河号”。其开挖直径16.07米,整机总长约145米,总重量约4500吨。采用常压刀盘,选用中交天和独有的大合金刀具和刀具分层布置技术,有效增加刀具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在全世界内首次将光纤磨损检测技术应用于盾构刀具检测上,实时监测刀具磨损量。

  自2021年8月正式始发,“运河号”盾构机一路高歌猛进、过关斩将,安全顺利完成始发、过站、接收、穿越风险源等7.4公里隧道掘进任务,历时23个月,掘进期间平均日进尺达14-16米每天,最高日进尺24米,做到了盾构掘进“始发零风险、隧道零渗漏、地面微扰动、安全零事故”的国内领先水平。

  此外,中交隧道局东六环项目技术负责人吕计瑞向北京商报记者介绍,本工程首次在超大直径盾构隧道内创新性应用同步双液注浆技术,大幅度的提高隧道稳定性和防水质量,填补了行业内的一项空白。并且在此基础上项目开创性研发及应用一套“制浆-储浆-注浆”一体化集成系统,有效解决双液浆长距离运输“质损、低效、高耗”难题,同时满足地面不建拌合站的环保高标准要求,实现节能环保的理念,助力城市更新达“双碳”目标。如今,随着“运河号”盾构机顶推到位,超大直径盾构同步双液注浆工艺技术优势显著,隧道上浮控制由30毫米逐步保持在10毫米以内,成型隧道位移稳定在15毫米以内,32.5万平方米管片衬砌始终保持“不渗不漏”的一级防水标准。

  据了解,目前,该项目总体形象进度累计完成约72%;其中桥梁工程累计完成75%,路基段完成75%,路面施工完成10%,盾构西线%)、盾构东线%),明挖工程累计完成10%,附属工程累计完成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