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 |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访问杏彩网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专注带压施工 工业设备修复 带压开孔 带压封堵 带压堵漏
全国咨询热线:18920585015
您的位置: 首页 > 工程项目 > 工业设备修复
工业设备修复

企稳业兴开新局|人勤春早开工忙 中央企业跑出生产制造“加速度”

来源:工业设备修复    发布时间:2025-03-06 01:38:39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作为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一季度开局良好关系到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开年以来,中央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一系列稳

产品描述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作为全年经济的“风向标”,一季度开局良好关系到全年目标的顺利实现。作为国民经济“顶梁柱”,开年以来,中央企业用好用足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支持政策,以高水平发展为鲜明导向,持续夯实经营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支撑扩大内需,加快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的发挥示范带动效应,以“开局稳”引领“全年稳”,以“产业兴”带动“活力旺”,为国民经济稳增长保驾护航。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国资小新”推出“企稳业兴开新局”系列报道,着眼全局、洞察趋势、立足当下、把握未来,展现中央企业新年开新局的实干举措,凸显国资央企以进促稳的积极风貌。今天为您带来第三篇《人勤春早开工忙 中央企业跑出生产制造“加速度”》——

  从加快建设的长江经济带,到发展势头强劲的海南自贸港;从国内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成功完钻,到“祥云”AS700D电动型载人飞艇成功首飞……

  “2025年,我们将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习主席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为全年经济发展明航向、定目标。

  从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到新兴起的产业抢滩布局,从创新驱动澎湃动能到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重塑优势,在生产制造第一线,一幅中央企业“人勤春早开工忙”的奋进图景正徐徐展开。

  球磨机高速运转,运矿车川流不息,浮选设备不停翻转,一袋袋铅锌矿精粉装车待运……新春伊始,室外气温接近零下30摄氏度,位于蒙古高原的中铁资源新鑫公司乌兰矿生产车间内却“热气腾腾”。而远在万里之外四季如春的非洲刚果(金)华刚矿业电积车间内,三条生产线上的十几条机械臂忙碌挥舞,一块块阴极铜出槽下线,员工们忙得“不亦乐乎”。 气温一高一低,但火热的场景却格外一致,这是中铁资源广大干部职员拼状态,比实绩,争分夺秒,实干开新局的生动缩影。

  新的春天,意气风发,中央公司制作车间、工程现场热火朝天,充分高效用产能、只争朝夕抓进度。

  提前127天!辽宁鞍山,近日,中国五矿陈台沟铁矿项目斜坡道地表段与副井-190米水平完成1523米长距离跨标段跨水平精准贯通,节点较预设大大提前。

  提前1个月!2月20日,全球首艘安装海上碳捕集和封存(CCS)装置的海上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Agogo FPSO”号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现场命名交付。其改装工程创造了全球同类型FPSO改装周期新的纪录。

  全球首艘安装了海上碳捕集和封存装置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Agogo FPSO”号

  效率提升30%!春节假期刚刚结束,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慢慢的开始忙活起来了。通过管理提升和工艺优化,一个重达700吨级的核电装备,经过30天左右即可从这里锻造而出,比原来缩短了15天,成本也得到了大幅度降低……

  今年首月,中国建筑新签合同总额为3925亿元,同比增长3.9%;中国化学合同金额为309.4亿元;中国中冶新签海外合同实现“开门红”,金额达3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3.1%。

  工程机械市场销售订单增长同样火热:中国铁建所属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新领域加快布局,一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约35%;兵器装备集团东安动力提前谋划布局、抢抓时间进度,1月销售整机6.05万台,同比增长70.08%;东方电气集团的燃气轮机业务依旧繁忙,20余台套燃机将执行产出。

  数据显示,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表现突出,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聚焦汽车央企,1月,中国一汽“红旗”“解放”“奔腾”三大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售20216辆,同比增长166.14%;东风公司销售新能源汽车6.9万辆,同比增长289%;长安汽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7487辆,同比增长26.8%。

  多家央企实现年初合同订单“开门红”,更好地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这场开年硬仗,拼的不只是产能,更是生产制造的“起跑优势”,也是国资央企拼干劲、争上游的决心。

  传统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底, 我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在中国产业体系中占比超过80%,是稳经济、稳就业的重要力量,加速向“新”的意义不言而喻。

  进入2025年,中央企业纷纷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努力提升传统产业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各领域数据成果可圈可点、成就非凡,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供了三个“新”招。

  中国铁建研制的盾构机“双精一号”近日成功下线,通过硬岩地层复合刀盘、超大推力和扭矩储备、集成式带压人舱、后配套集约化及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模块设计等技术,成功解决了长距离掘进、穿越破碎带、高水压掘进等多项工程难题,将有效提升隧洞施工中的风险管理与安全控制,全方面提升掘进效率,保障更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水电站引水隧洞的掘进任务。

  “双精一号”盾构机成功下线吨对位芳纶扩产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对位芳纶总产能达到8000吨。项目采用技术先进且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较高的聚合、纺丝设备,深度优化与DCS系统(集散控制管理系统)、MES 系统(制造执行系统)等一系列数字化生产技术的协同应用生态,实现整体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下降,有效提升了产业链竞争优势。

  传统产业的区域性是释放增长潜力的重要来源,来到面向“十五五”的2025年,地方加快开辟经济新增长点。中央企业紧抓县域经济的发展需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结构性变革。“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1月1日,

  (河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全面启动运营,原中石化洛阳分公司成为“过去式”。河南炼化引入了河南省三级地方政府资本,重组后,以“航煤生产储备基地+茂金属聚烯烃生产基地”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成品油供应基地和化工材料生产基地。在充分的发挥企地联合优势、补齐中西部地区石化产业链短板、快速推进现代化洛阳建设等方面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习强调:“要把高水平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化的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基于此,中国移动于今年开年充分将5G+技术有机融入到工业生产质检流程中,助力传统工业突破生产瓶颈。

  生产线上,一个个橡胶轮胎有序地排队、检测,工作人员只需在后台监控。这是中国移动山东东营分公司与华盛橡胶集团合作打造的5G+平台+算法+应用一体化解决方案,有效压缩了轮胎质检时长,让构建轮胎制造领域的无人工厂更近了一步。

  2月21日上午8时13分,湖北荆门美丽的漳河之畔晴空万里,微风轻徐。由航空工业集团自主研制的国产载人飞艇“祥云”AS700电动型AS700D完成科研首飞。

  作为一款全电动力飞艇,AS700D采用代替了传统发动机和燃料系统的锂电池电驱动系统、螺旋桨系统、推力矢量系统及冷却系统,标志着我国低空经济领域的绿色航空新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此次首飞成功,为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开启了绿色飞行新篇章,成为广大中央企业加快培育、壮大制造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动缩影。

  今年,中央企业持续以“更新”促“焕新”,从制造到“智造”,释放了更多发展活力,在高端、智能、绿色化等领域都拿出了亮眼的成绩。

  1月9日,哈电集团参建的湖北应城300兆瓦压气储能示范工程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项目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和转换效率“三项世界纪录”,实现关键核心装备和深地空间利用产品100%自主化,让中国压气储能技术率先进入300兆瓦级工程化新时代。“最硬核的国货购物车”在开年之初,便实现了高端技术的惊喜上架。

  奔腾小马222km伶俐马、玲珑马两款新车型正式上市,成为同级别首款接入DeepSeek智能大模型的车型,引领微型车进入AI新时代。

  数智工厂,数百架机械臂精准起舞,将一块块零部件塑造成优美的车身轮廓。该厂已实现生产设备大规模5G端到端连接,并采用云端生成生产线模板,让订单需求与生产任务无缝对接,以此来实现“一键调度”“一键调整”,大幅度减少需要人工干预的内容和生产启动准备时间。

  2月17日,国内首艘16000TEU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在扬州顺利命名,标志中远海运在发展绿色低碳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推进新能源燃料船队建设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所属泰山玻纤一号生产线实现点火投产,全面建成后,这里将成为国内主要的绿色环保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并致力于打造全球玻纤行业的“灯塔工厂”,引领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