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底,漫长的疫情阴霾渐散,一切都在走向复苏。广东省博物馆悄然迎来了2020年的首场线下展览——“魏唐佛光——龙门石窟精品文物展”(下称“魏唐佛光展”)。与低调开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次展览的一系列“硬核”亮点:近年来首次较大规模举办的龙门石窟精品文物专题展览;包括8件海外回流文物在内的85件龙门石窟的珍贵文物及相关藏品;“运用3D打印技术,立体呈现龙门石窟的龛窟”等前沿技术的应用。
惊艳亮相的背后,是龙门研究院多年保护、研究以及数字化成果相对集中的展示。相比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而言,龙门石窟研究院,对大众来说依然是陌生的存在。作为新一代院长,余江宁带领团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立志利用现代科技,以更新颖、更前卫的方式讲好龙门故事。
余江宁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多年,3年前,从洛阳市文物局调任到龙门石窟研究院担任院长,接棒守护龙门石窟这座世界文化遗产。
“虽然在龙门石窟工作的时间不长,但龙门石窟有着非常大的魅力,在这里工作以后,感觉自己可以倾注一生的心血,为后人贡献这一代守护人的力量,实现文化的薪火相传。”余江宁这样说,这也是余江宁口中常常提到的“代代相传”。研究院主要负责龙门石窟的保护、研究与对外文化推广等方面的工作,余江宁清楚地认识到,如何在保护好龙门石窟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龙门石窟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并发扬光大,成为新一代龙门守护者们的重任。
谈起此次“魏唐佛光展”,余江宁表示,这也是为响应“让文物活起来”的号召,龙门石窟研究院积极推动文物与文化双双走出去,通过与粤博联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为岭南观众带来龙门石刻艺术的视觉盛宴,感受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魅力。此次展览可谓“大手笔”,龙门石窟研究院考虑了展览主题与文物安全等问题,从北魏与唐代两个时期选出了自家珍藏的数十件可移动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达11 件。这两个时期的佛教造像是龙门石窟最具代表性的,彰显着中国古代佛教造像艺术的高峰。令余江宁感到欣慰的是,虽然展览在筹备过程中遇上了疫情,但最终克服了困难,如期举行。
“魏唐佛光展”是龙门石窟研究院近年在文物保护、学术研究以及数字化等方面成果的集中展示。余江宁概括为保护、研究与文化弘扬都要齐头并进。“对我与我们团队来说,几个维度都要出成果,这是自我加压,拉高标准的做法。”
在石窟文物保护上,经过研究院数十年的各项抢救性保护工程,目前龙门石窟正经历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发展的阶段。余江宁说 :“预防性保护有利于建立健全龙门石窟保护工作的框架,进一步探索石窟文物病害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因,以及研究石窟文物风险防范与控制技术,进而科学构建石窟文物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提升龙门石窟的科技保护和管理上的水准。”余江宁介绍说,一是龙门石窟为石灰岩石质,会受到大气中的酸雨、粉尘等的侵蚀,侵蚀的结果是引起石窟的风化、危岩坍塌和崩落 ;二是由于承载石窟的山体本身存在裂隙,遇上雨天,雨水通过裂隙直达洞窟,对龙门石窟的佛像和洞窟造成侵蚀。而石灰岩石质文物的防风化工作也是当今世界性难题。目前,龙门石窟在保护研究管理上仍存在诸多困难,如石窟的病害远没有正真获得完全有效的治理,科技保护的水平亟待提高等。此外,面对龙门石窟这样世界级的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研究院还面临着诸多现实的局限,在实验室设备、场地、人才队伍建设、科研经费上都有所欠缺。
为解决眼前难题,余江宁表示,龙门石窟研究院在与国内各大石窟交流、共享石窟保护经验的同时,近年还与多所大学、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联手争取国家的重点课题,升格实验室等一系列措施,逐步加强防护技术与材料的研发等。同时,龙门石窟研究院还积极与国际相关机构进行联系,引入多方力量,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共同参与到龙门石窟的保护上来。余江宁认为 :“石窟的保护是我们文物工作者肩上的首要职责,要让龙门石窟这座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实现代代相传,除了要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注重本体防护、加强科技防护、推动寺院遗址的保护,还需要社会各界,尤其是科技界的参与和合作。”
谈及未来规划,余江宁表示,龙门石窟研究院将对标敦煌研究院,弘扬莫高精神,学习他们在石窟保护传承弘扬上的成功经验。目前敦煌莫高窟在砂岩石质遗址与壁画保护领域已成为了世界性的标杆。龙门石窟也应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石灰岩文化遗址保护的标杆,为同类型文化遗址提供参考的典范。当 然,为实现这一目标,余江宁表示,未来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可谓前路艰辛,任重而道远。
除了文物保护,想要打造世界一流的石窟研究院还要坚持以学术为核心,加强基础研究工作。100多年来,中外学者,凡研究中国北朝和唐代佛教石窟,必涉及龙门。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没有一部龙门石窟的正规考古报告,成为龙门石窟和中国石窟考古学术界的遗憾。在已故著名石窟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宿白的亲自指导和把关下,2005 年,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联合,开展了龙门石窟擂鼓台区考古发掘工作。
该项目用考古学的方法,通过测图、照片、拓片和文字记录等多种手段,全面、系统地记录和著述石窟寺洞窟遗存状况,在此基础上,编写石窟寺考古报告。近年终于完成了龙门石窟第一本考古报告《龙门石窟考古报告 :东山擂鼓台区》(大八开、六册),在学术界具有里程碑意义,实现了龙门人首次作为主要力量编写龙门石窟大型洞窟考古报告的权威论著,是中国人自己科学、系统编写大型石窟考古报告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实践。坚实的学术研究是支持文物保护与文化弘扬的硬核力量。
龙门石窟距今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现存有2300 多个窟龛,10 万余尊造像,2800 多块碑刻题记。由于历史上人为和自然的原因,破损十分严重,不少雕刻造像残缺流失。近年,龙门石窟研究院加快了石窟数字化工作进程。在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余江宁提出了“回归历史,再现芳华”的理念,借助现代科技进行虚拟修复,还原鲜活的历史场景。余江宁认为,龙门石窟研究院不仅要在现阶段加强保护,为后世完整留下这座艺术文化宝库,还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修复残破的石窟,向往昔追溯,再现千年前的历史芳华。
为此,龙门石窟研究院开启了数字龙门这项长期的系统性工作。一方面,需要为石窟文物建立数字档案,实现文物高精度、科学性和永久性保存。余江宁表示,现阶段需要抓紧时间建立数字档案,即使未来在最坏的情况下石窟遭受损毁,也能根据现阶段采集的详尽数据来进行复原。可喜的是,龙门石窟现存的2000多个窟龛,已有 80% 的窟龛实现了数据扫描,并已于今年4月面向公众推出了“全景龙门”,接下来将开放6-8个洞窟数据资源库的全球上线,让公众在线上虚拟体验龙门石窟自然风光、厚重历史背景和文化与瑰丽造像艺术。
余江宁介绍,龙门石窟还通过数字化手段对石窟进行虚拟修复。虚拟复原需要多学科交叉合作,一座窟龛、一件雕塑的复原融合了学术研究的成果、文物保护的经验,如对石质、颜色的检测分析,还要雕塑等美术领域的支持,通过借鉴历史上的老照片、同时期同类型造像风格等手段,才能最大限度上忠实还原石窟原有的风貌。
目前,龙门石窟研究院已对万佛洞前室南壁 S17观世音像龛进行了虚拟复原和 AR、3D打印等数字化呈现 ;对古阳洞四大龛即龙门石窟最早的一批造像成功实施了高保真数字化,完成了目前国内最高精度的等比例3D打印复制,原真再现龙门石窟北魏时期的精雕细刻,让位于龙门山崖壁上的窟龛活起来,真正的完成走出去,此次粤博“魏唐佛光展”中就进行了展出;此外,海外回归文物高树龛佛首与洞窟遗存通过数字化手段进行“身首合一、复位合璧”,并3D打印复制,让公众可以完整认知龙门石窟造像之美,也展示了龙门石窟数字化的最新成果。
未来,数字龙门不但可以线上浏览,还能通过线D 打印复制的洞窟,让观众可以更直观感受洞窟原貌。游客还可以在龙门石窟景区内通过手机扫描,观赏到经过 AR 增强现实技术复原出来的虚拟效果,实现线上、线下、现场的全方面覆盖。
余江宁表示,下一步龙门石窟研究院将加强与国内相关石窟数字化科技团队的合作,搭建数字龙门综合平台,包括龙门石窟三维数据库、文物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考古发掘辅助系统、文物虚拟修复系统、文物保护数据管理系统和数字化展示平台等,还将通过数字电影等新颖手段讲好龙门故事,不断拓宽龙门石窟的研究领域,完善龙门的学术体系,让普罗大众切实感受龙门石窟的文化魅力。
余江宁透露,未来龙门还将建设集保护、研究、展示、科普、体验于一体的文化艺术国际交往展示研究中心,在文化遗产上为世人再造一座文化艺术殿堂,一直更新龙门石窟研究院的最新成果,真正的完成活化龙门石窟这座千年的艺术文化宝库。诚如是,当今一代龙门守护人的成果也必将惠及后世。
《收藏/拍卖》杂志现进驻媒体平台有: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网易艺术、新浪微博、搜狐新闻、腾讯天天快报、大粤艺术、一点资讯、雅昌艺术网、时代财经APP等主流媒体平台,部分文章同步更新,形成新一媒体传播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