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5日,辽宁省盘锦浩业化工有限公司烷基化装置在维修过程中发生泄漏爆炸着火事故,造成13人死亡、35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国务院安委办对该起事故进行了通报。根据初步调查,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烷基化装置碱洗后的物料(主要成分是异丁烷、正丁烷、烷基化油等)管线在带压堵漏时爆裂,大量物料泄漏,遇静电或明火引发爆炸着火。
该起事故暴露出企业安全意识淡薄,重效益轻安全,隐患整改不彻底,高风险检维修作业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专项整治走过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悬空等明显问题。本来五六天之后就是新春佳节亲人团聚的日子,但因为这一次事故,十余个家庭永远等不来家人的团聚。
石油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高危行业,其安全生产关系着整个厂区运行的安全和效率。从15年的“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到今年刚发生的“1·15”盘锦重大爆炸着火事故,近年来,化工园区发生了多起有毒有害化学气体泄漏以及爆炸着火的突发环境安全事故,引起了社会上的极大关注。
首先,政府方面应该完善安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加强安全检查、管控,加大违规处罚力度。对于执法司法部门来说,处罚不是目的,而是迫使被处罚对象悔改的手段。但是,如果处罚没有力度,是绝不可能让被处罚对象感到痛的。如果相对于巨额非法收益来说,处罚不过是“毛毛雨”,像“挠痒痒”,就更不必奢谈悔改了。处罚的力度如何体现,从理想的角度来说有二。一是剥夺经营者因为不法运营获得的不法收益,包括经营者在管理、治污等方面偷工减料而节约的机会成本。二是要让其在丧失不法收益的基础上,还要付出额外的代价。
其次,企业方面应该提高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安全部门的管理。关于19年的“3·21”响水爆炸事故,纪录片《政治监督》讲述到,涉事企业为了省每月100万元的处理费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陆续将大量硝化废料违法储存。爆炸的仓库里大量硝化废料长期堆积,自分解产生的热量无法散出,温度逐渐爬升,最后导致自燃。企业不能心存侥幸,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要开展与第三方中介机构的良性合作,真正通过开展科学、客观、公正的环评、安评、竣工验收等工作,帮企业遵守环保和安全的有关法律和法规,为企业避免环境风险和安全风险。
此外,化工人自己也要加强安全意识。在公司制作过程中,升降货物、动火作业、危险区围栏等危险作业场所,往往都贴有警示、警告或者放有安全作业指导书,只要遵守相关规定便可确保安全。安全生产规格要求化工人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能在潜意识中认为经验大于操作规程。当一种省事、侥幸的心态占据上风,对警示、警告或安全作业指导书熟视无睹时,便常常会发生砸伤、起火、跌落等事故。同时也要按照规范进行安全操作,加强个人安全意识,戴好安全帽、眼睛防护罩、口罩等。许多化工厂发生的中毒事故正是在当班人员未穿戴安全防护用品的情况下冒险进入危险场所,吸入高浓度的有毒混合气体导致的。
“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布了如“新安法”等许多推动石油化学工业安全发展的有关政策。为逐步加强化工区域人员管控,助力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成都精位科技以化工生产安全防控管理为核心目标,高效构建“可防可控”的闭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UWB高精度定位技术、工业互联网、安全平台技术,打造以“安全生产、全流程智能化管理”为中心,融合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企业安全风险分区管理、人员在岗在位管理和企业生产全流程管理于一体的安全生产信息化系统,助力化工企业构建可知、可视、可溯、可控的“五位一体”安全防控体系,全方面提升化工企业风险管控能力和精细化安全管理上的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