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赣两地的实力对比是一个经久不衰的线亿之时,江西新三板民企长林管道(872482 )已悄然动身,同陕企三五五三合资成立长青防务(江西)科技有限公司,引发我们注意的关键信息是:三五五三指向了一家西工大科转企业,且系非货币性资产入股。
长青电器(38%)为长林管道的控股子公司,长林鑫源则为长林管道的股东,实控人均为李兆丰,余下的杨万顺、束文芳、罗文三人也均为李兆丰的合作伙伴,7个主体共同出资2000.016万。
该公司是一家从事“油气管道不停输带压开孔封堵技术设备”的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各大中城市燃气公司以及各大石油、燃气管道公司等涉及管道服务公司。
过去长林管道一直在自己的行业内干得不错,2018年—2021年期间,该公司的营收一直维持在2500万左右,且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最高的一年毛利率达到46.23%,平均下来一年赚个400万元的净利润还是能的。
但奈何管道维修是一个较为细分以及发展历史较长的行业,高增长期已结束,市场进入成熟阶段。
该公司的公告也明白准确地提出:挂牌公司经营情况持续徘徊,在原有领域大幅度的提高盈利水平难度增加。
2022年长林管道开始其登陆新三板的首次并购,以1742.45 万元收购长青电器38.25%股权,从选择标的质量看其选择的眼光也十分精准。
其二长青电器所处的行业非常细分,因此竞争对手极少,后续有充足的成长空间。
其三长林管道此前持有长青电器12.72%的股份,意味着此番收购前就已经对标的进行过长期观察。
收购完成的2023年的年报显示,长林电器为公司贡献2099万的营收,以及103万的净利润,几乎占到对应公司的一半。
说了这么多,金融棒棒糖想要表达的观点是长林管道虽然是一家“小公司”,但有一颗进取心而且在业务拓展展现出相应的“精明”,因此我们对于此番他们同陕企的携手保持乐观。
该公司的成立于2016年,彼时还是西工大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初期,其作为西工大产学研政策改革后第一家先行试点单位成立,基于“研试产一体化”模式成立。
其中学校科研团队负责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学校工程化中心负责开展技术成果中试和工程化,实现“技术变产品”,最后寻找企业家(产业方)合作,建立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公司。
对比目前陕西科转企业,先跑出成果再对接资本融资的模式,“研试产一体化”模式无疑先行一步确认了科技成果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依靠产业资本给予订单保障公司的生存,教授创业的风险显然就降低很多。
得益于产业资本的提前入场,不同于其他初创公司寻找代工厂的制造模式,天视致远很快具备完备的装备生产制造能力。
加工设施上“拥有各类机械加工设备、焊接设备、热处理设备等1500余台(其中精、大、稀设备158 台),拥有亚洲最大的恒温车间面积近1万5千余平米”,这还是几年前的数据。
检测设备上“拥有海克斯康三座标测量仪、激光跟踪仪、德国克林贝格P65齿轮检测中心等各种精密检测、计量仪器仪表1300台套。拥有矢量网络分析仪、频谱分析仪、多通道协 议分析示波器、电子负载等电测仪器30余套。”
就此而言,我们大家都认为江西民企选择天视致远合作的三点原因也得以清晰:一是看中其可以通过嫁接行业企业高效的工程能力和经验,快速切入行业前端领域;
三是在通过长林电器进入军工赛道后,天视致远军民融合的企业或许能够与其形成产业协同。
2020、2021年时,江西同陕西的GDP差值大幅缩小,分别为490.41亿以及181.2亿,当时关于江西超越陕西的线年之后的双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直到2023年GDP重回千亿差值,且在2024年时达到1336.27亿,为近五年最大。
江西2024年三产结构分别为7.6:40:52.4,其中第三产业占比超一半,总量为17908.8亿元,成为江西经济的基本盘,增速达到4.2%,保持稳定增长。
二产占比其次,作为近些年江西的主要发力点,总量为13688.6亿元,增速为三产最高,达到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8.5%,高于全国中等水准2.7个百分点,且结构在不断改善。
例如传统的采矿业增加值下降5.6%,则制造业增长9.1%。更为详细的数据是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2.5%、13.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1.7%、33.6%,占比分别提高1.9、2.0个百分点。
既然要将工业作为增长的新引擎,如今的江西最缺的反而是科学技术创新能力,2023年江西的(R&D)经费投入总量达604.1亿元,研发投入强度为1.88%低于全国中等水准(2.65%),排名全国17位,陕西则为11位。这一点在其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亦有明确提及。
作为科教大省陕西的许多科技成果更多的核心,并不类似于“杭州六小龙”的零到一的基础理论创新,而是基于现有工业成果的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对于江西一类需要产业转型升级的区域会有着非常明显的带动效应,如果延展到更多广阔的中西部地区,陕西科创资源将获得更大的发挥空间。